惊蛰三候分别是哪三候什么意思(惊蛰节气三候的含义)
导语:每个节气都有三候,但其实很多人不太在意这三候,更不了解三候的含义。实际上,节气的三候是该节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通过三候,我们才能了解该节气的物候变化,从而知道该节气的主要特点。那么,惊蛰三候分别是哪三候什么意思?以下为您介绍惊蛰节气三候的含义。
惊蛰三候分别是哪三候什么意思
我国古人划分惊蛰三候为:“一候桃始华;二候仓庚鸣;三候鹰化为鸠。”其中一候所对应的花信为桃花,二候为杏花,三候为蔷薇。
含义:
一候“桃始华”是指桃花是月始开,山野尽是桃花红、李花白、菜花黄;
二候“仓庚鸣”就是黄鹂鸣,“仓庚”之名源自其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,处处可见莺儿啼、燕儿舞、蝶儿忙;
三候“鹰化为鸠”是指鹰变化为鸠,鹰指鸷鸟,鸠指布谷,因感春时气候而变化。
惊蛰之后天气还冷吗?
一般情况下惊蛰之后气温会迅速回升,但如果在有冷空气持续入侵的年份,还是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,所以惊蛰之后还是不宜快速换上单薄的衣物。
惊蛰时节除东北、西北地区外,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℃以上,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-6℃,沿江江南为8℃以上,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-15℃,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。
惊蛰这个节气不仅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,同时日照的时长也有明显的增加,大家都会感叹这是“好春光”。不过惊蛰节气前后,冷暖空气交替,天气不是特别稳定,气温波动还是比较大的。大家千万不要急于脱去厚重的衣物,还是再“捂”几天的。
惊蛰气候特征:
惊蛰气候
气温回升快
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,惊蛰期间,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,而且是雨水增多。但这一时节,气温起伏较大,气候变化多端,昼夜温差比较大,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。
病虫多发
“春雷响,万物长”,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。农民在春耕的时候,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。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,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,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。
雷响不断
惊蛰前后,大地回春,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。民间谚语云:雷打惊蛰前,二月雨淋淋;雷打惊蛰后,旱天到春后。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,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。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,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,可能会发生“春季连阴雨”的情况。
惊蛰三候分别是哪三候什么意思(惊蛰节气三候的含义) 相关文章
相关资讯
2025年7月9日全州天湖避暑攻略:炎热雨天室内游玩推荐指南
2025年7月9日海口美兰区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游玩攻略:雨天避暑室内活动推荐指南
2025年7月9日泰宁大金湖游玩攻略:暴雨天气室内活动推荐及避暑指南
淄博张店区2025年7月9日天气指南:避暑胜地周村古商城一日游全攻略,解锁高温天气最佳玩法
隆德六盘山夏日避暑攻略2025年7月9日:雨天室内游玩景点推荐与养生指南
2025年7月9日漯河沙澧河风景区游玩攻略:高温天气室内避暑6大必玩推荐
威海环翠区刘公岛2025年7月9日旅游攻略:晴空万里适宜出行,防晒防风必备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