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(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)
中秋节是华夏民族人们比较重视的一个节日,关于这个节日的习俗有很多,根据地区各有不同,像是厦门一带地区就流行中秋博饼,而湖广一带则流行中秋燃灯,但是不管是哪个地区都存在着吃月饼的习俗,无非就是月饼的做法口味各有不同。
中秋月饼香又甜
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,最早的可以到考据的朝代为宋代。俗话中有: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”。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。苏东坡有诗可证,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”,酥是油酥,饴就是糖。宋以后,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,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。饼面上的图案,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,后来干脆用饼模压制在月饼之上。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,人们把它当做节日食品,用它祭月,用它赠送亲友。当时的节物重在尝新,如尝石榴、枣、栗、橘、葡萄等时新水果,饮新酒等,有“秋尝”的意味。
中秋节的意义
中秋节这个节日是一个十分的特殊的节日,是我国非物质传统文化,首先它是作为我国公认的团圆节,金樽对月、抚今追昔、共享盛景,给人的记忆最深刻、最鲜活,最能促人在思考中品味节日的价值意义,并使之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。远在他乡的游子,会借此机会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,人们把月圆当作圆满的象征,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。其次秋天正值收获的季节,因此还包含了祈盼丰收、幸福的寓意。还有就更深层次而言,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,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。
中秋有趣的别称
中秋节作为一个传统的吉日,在悠久的开始长河中发展出了不一样的称呼,各地的叫法都各有不同。中秋节别称: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八月节、八月会、追月节、玩月节、拜月节、、团圆节。
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(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) 相关文章
相关资讯
2025年7月20日诏安九侯山旅游攻略:暴雨天气室内必玩6大亲子活动推荐
2025年7月20日潼关古城一日游攻略:强降水天气室内玩法大揭秘,亲子互动与美食探店全攻略
甘南迭部扎尕那景区2025年7月20日旅游攻略:中雨微凉适宜出行,室内活动推荐大全
【临翔五老山2025年7月20日】暴雨天气出行攻略:室内亲子活动推荐及雨天放松指南
2025年7月20日营山太蓬山旅游攻略:高温雨天室内玩法大揭秘!避暑休闲两不误
2025年7月20日新乡宝泉景区旅游攻略:高温酷暑天室内游玩全指南
2025年7月20日萍乡湘东区孽龙洞游玩攻略:高温雨天室内避暑最佳选择
2025年7月20日成都青白江凤凰湖湿地公园游玩攻略:雨天消暑必去的6大清凉体验